行業資訊
環保治理最新政策揚塵不達標:停工/限制投標/清出市場
發布時間:2020-12-04 本文作者:兆榮科技

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,禹城市堅定敢打必勝的信心,堅持校準方向、精準施策,全力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。進入秋冬季以來,大氣污染防治形勢日益嚴峻,禹城因時而動、因事而動,突出問題導向,實行靶向治療,出臺落實“揚塵治理八項制度”,堅決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。
落實揚塵治理專委雙主任制度。頂格重視揚塵治理工作,將揚塵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提格運行,由書記、市長任主任,相關市級領導任副主任,相關單位及各鎮街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,形成市級領導掛帥督戰,鎮街部門齊抓共管、協調配合的“大環保”工作格局。
落實網格責任全覆蓋制度。強化屬地管理,推動重心下移,進一步壓實高新區、各鎮街責任,抓實1131名環保網格員責任,完善網格“五定”(定人員、定區域、定職責、定任務、定獎懲)機制,對轄區內揚塵污染點位、企業、項目、工地、道路等重點管理,確保每一寸地方都有人管理,每一家企業都有人監管,每一件事情都有人解決。同時,依托禹城市環保辦微信群建立起了網格化環境監管數據平臺,及時有效上傳各類數據、協調解決各類環境問題。
落實常態化巡查制度。生態環保工作,早抓早主動,晚抓就被動。禹城市由生態環境委員會牽頭,各職能專委開展24小時巡查,形成日報告、周總結、月通報機制,對發現問題進行每日一報告、一周一總結、一月一通報,傳導壓力、推廣經驗、推進工作。11月份以來,出動檢查人員470余人次,查擺問題企業25家,發現建筑工地揚塵問題160余個,發出通報3份,問題全部得到有效整改。
落實“紅黃藍”三色管理制度。正確處理嚴格執法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關系,對企業和項目中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,實行“藍色提醒、黃色預警、紅色處罰”處理制度,第一次藍色文件督辦,實行清單銷號管理;第二次黃色督辦,在電視臺、報社、政務公眾號進行公開曝光;第三次紅色文件督辦,啟動公開通報、責任追究程序,確保問題整改到位,杜絕同類問題屢查不改。
落實“紅黑榜”制度。結合誠信禹城建設,設置揚塵治理工作“紅黑榜”,將落實環保政策較好、具有標桿示范作用的企業納入紅榜,優先評先樹優;將責任不落實、問題整改不力、久拖不辦的企業納入黑榜,在工程建設方面提出約束條件。定期向社會公布“紅黑榜”名單,形成社會震懾力,促使企業自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,有效地解決環保領域違法成本低的問題。
落實區域限批制度。結合全市產業布局,在城市規劃區、德州高新區、鄉鎮產業園內分別制定產業項目準入清單,對所有新上建設項目嚴格執行環保第一審批權制度,嚴把企業準入“門檻”關,堅決控制高能耗、高污染項目,通過區域限批促進產業結構調整,堅決破解“先污染后治理”問題。
落實評比考核制度。市委、市政府建立獎懲機制,將揚塵治理工作單列考核指標,納入年終綜合考核,對揚塵治理工作落實不到位、考核不理想的鎮街道、部門將取消評優評先資格,并實施相應處罰措施,切實起到獎優罰劣作用。
落實責任追究制度。市紀委、兩辦督查室不斷加大督查檢查力度,敢于亮劍、較真碰硬、真督實查,對治理揚塵工作履責不力,出現不作為、慢作為、亂作為、造成不良影響的,嚴格依法依紀依規追責問責。針對近期的兩起典型案例,政務處分1人、誡勉談話5人、通報批評4人、通報批評單位1次,持續保持環保履職高壓態勢。